专注于撰写历史真相,通过事实考证及收集的历史文献与影像,与您一起探寻历史岁月,感受历史事件的沉淀与魅力。
—— 《 吾思忆 • WuSiYi 》

古代没有普通话,皇帝和臣子怎样交流?

There Was No Mandarin In Ancient Times How Did The Emperor And His Courtiers Communicate?

2023-03-29 03:05

许多历史爱好者都有这么一个问题:

古代皇帝任用的臣子来自五湖四海,臣子说各种各样的方言,古时候又没有普通话,皇帝和他的臣子,是如何沟通的呢?

今天,告诉你答案。

其实,答案很简单:

他们讲官话

古代没有普通话,皇帝和臣子怎样交流?

清朝皇帝和臣子讲北京官话,不学官话,当不了官

是的,我们操心古代皇帝听不懂他的臣子说家乡话,有点瞎操心了。

事实上,古代大多数的臣子,都是讲“官话”的。

也就是说,他们当官的,不说方言,而说“官话”。

什么叫做“官话”呢?

“官话”以哪里的话为标准呢?

答案同样也是简单粗暴:

皇帝说的话

就是“官话”

是的,当臣子的,你伺候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,你就讲哪个朝代的皇帝的话。

其实这是理所当然,你给哪个皇帝打工,你作为臣子,当然要学老板讲的话,向老板靠拢。

但是,当时不能叫“皇帝话”,因为这样说不好听,所以,叫做“官话”,就比较得体。

好,那么,问题又来了:

古代没有电视,没有收音机,古代的官吏,他们是从哪里学的“官话”呢?

答案非常有趣:

古代有官话教材

是的,在古代的中国,是有官话教材的,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普通话教材。

以下这本《洪武正韵》,就是明朝时期的官话教材。

古代没有普通话,皇帝和臣子怎样交流?
古代没有普通话,皇帝和臣子怎样交流?

以下这几本:《官话类编》、《官话指南》、《最新官话识字教科书》,都是清代的官话教材。

古代没有普通话,皇帝和臣子怎样交流?
古代没有普通话,皇帝和臣子怎样交流?
古代没有普通话,皇帝和臣子怎样交流?

例如说,在清朝,我们的孩子上私塾,有部分地方的私塾,是用官话教书的,不是用本地方言教书的。

关于清代某些地方私塾,用官话教书的相关史料,给大家摘录几则,让大家管窥一下::

史料例一:康熙时期《徽州府志》记载:“读书宜教官话”。

史料例二:雍正时期《长宁县志》记载:“小儿读书多训官话,惟言语则不然。语有两样,一水源音,一客家音。”

雍正时期的长宁县,就是今天广东的新丰县。这则史料翻译成人话,是这个意思:“在我们广东省新丰县,小孩子在私塾念书,多数都是用官话教的,但这些孩子们平时说话,则不一样,有的讲河源话,有的讲客家话。”

史料例三:嘉庆时期《正音撮要》记载:“余尝经过江南、浙江、河南、两湖地方。一处处方言土语不同,就是他们邻府邻县的人也不通晓。唯有经过水陆大码头,那些行户、买卖人都会说官话……”

翻译成人话是这个意思:“我去过江南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等地,每个地方的方言都不一样,就是相邻两个县、两个府的方言,都互相听不懂,不过,在那些大商埠、大码头,做生意的,各大行商,都会说官话……”

好,那么当年清代的官话教材,他们是用什么来做音标呢?

要知道,当时没有汉语拼音,他们难道有一套独特的音标?

答案是:它们用“同音字”来做音标,以下就是一些例子:

古代没有普通话,皇帝和臣子怎样交流?
古代没有普通话,皇帝和臣子怎样交流?

从上面这两个插图,我们可以看出来,清代的官话教材,用文字来表音,例如:

紫:音“止”。

白:音“帛”。

辣:音“腊”。

甜:音“田”。

味:音“未”。

听:音“厅”。

看:音“刊”。

讣:音“赴”。

等等。

那么读到这里,你也许会有疑问:古代中国的官话教材,用文字来给文字标音,可是,被用作标音的文字本身,又并没有标音,那么,这样做不科学啊,会不会造成念歪的现象呢?

恭喜你

你答对了

是的,虽然在古代的中国官场,所有的官吏,都想学标准官话,也就是皇帝说的语言,但是,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在京城做官,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见到皇帝,而且,中国实在是太大了,官话教材的音标又不科学,所以,正宗的官话,在地方,变成也夹带了口音,这就是为什么,历史上的中国,除了朝廷讲的标准官话之外,又演化出了:西南官话、北方官话、南方官话、江淮官话……等等,一大堆带有口音的官话。

好,那么假设在清朝,一个在昆明当官二十年的人,讲惯了西南官话,突然被调进中央了,以后要常常和皇帝见面了,皇帝讲北京官话,这个臣子讲西南官话,如何沟通是好呢?

答案是这样的:

首先,讲北京官话的皇帝,对于讲西南官话的臣子,是可以听懂80%以上的,因为古代人和我们不一样,他们对方言发音的辨别力,比我们现代人强,为什么?因为他们习惯了。

其次,这个昆明的官在入京之前,会找人突击学习北京官话,而且入京之后、面见皇帝之前,他也会突击恶补北京官话,所以,进步会很快,入京住下不久,也就会讲北京官话了。

有个例外:当年康有为觐见光绪皇帝,没有恶补北京官话,或者说,恶补得不好,结果皇帝有些话听不懂,皇上有一点怨言。

古代没有普通话,皇帝和臣子怎样交流?

光绪见康有为(想象图)

好,讲到这里,为你总结一下:

总结之一:在古代中国,老百姓讲方言,皇帝和臣子讲官话,官话,是以皇帝为靠拢。

总结之二:在古代中国,地方上也有一些商人,走南闯北,见多识广,会讲官话,不过,各地的普通百姓,一般都是讲方言的。

总结之三:在古代中国,一直有官话教材,但是,由于没有一套科学的音标系统,所以,单凭官话教材,教出来的官话,往往带有口音,所以,又演化出南方官话、西南官话等等。

总结之四:长期在京城做官的,都会讲一口标准的官话,基本上和皇帝无异。

总结之五:从地方调进京城做官的,也会突击练习标准官话,努力向皇帝靠拢。

大概地说,就是这么回事。

所以,大体上来说,古代中国的皇帝,基本上不存在听不懂臣子说的话,因为臣子为了向皇帝靠拢,基本上都会学习官话。